惠州市药学会第六、七届理事
惠州市药学会第十二届副会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教授 、主任中药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聘教授、药学部学科带头人
梅全喜教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教授 、主任中药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聘教授、药学部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副会长,中国癌症基金会中药鲜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师协会副会长、李时珍中医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兼药学史分会名誉主委,1994-1997年度曾任惠州市药学会会员、理事。担任10余本医药杂志副主编、编委,获国家级学会及省政府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主持和参与制定中药共识、规范、标准和指南20多项,主编出版中药专著7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
梅全喜教授长期从事药事管理及中药临床药学、地产药材研究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及道地药材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在全国各地做“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及开展思路”和“中药安全合理应用探讨” 等学术报告及讲座300多场,牵头主编出版我国第一部《中药临床药学》专著、第一本教材《中药临床药学导论》和第一本境外专著《中药临床药学总论》(港、澳、台版)。在地产道地药材研究上也取得显著成绩,率先论证中药艾叶、沉香、鲜龙葵果、冬虫夏草等地产道地药材的优质性与有效性,特别是艾叶研究取得显著成绩,为推动艾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还捐出个人的成果奖励、稿费等100万元成立李时珍中医药教育基金会,资助和奖励湖北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等100多人。为推动中医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4-1997年度梅全喜教授在惠州博罗制药厂任职研究所所长期间积极开展葛洪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研究,主持召开全国首届葛洪医药学术研讨会,成立全国首个“葛洪研究会”,组织翻译出版葛洪《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研发“葛洪腰痛宁保健腰带(医疗器械号)”等新产品。
|